附表1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
|||||||
学校 |
合肥市隆岗小学 |
||||||
课名 |
《认识三角形》 |
教师姓名 |
沈炜 |
||||
学科(版本) |
苏教版 |
章节 |
第七单元 |
||||
学时 |
第1课时 |
年级 |
四年级 |
||||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等数学活动,认识并能说出三角形的特点,了解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认识三角形的高,并能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体会三角形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2、使学生借助观察等活动抽象概括三角形的特点及三角形高的特点,提高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了解三角形这样的几何图形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
|||||||
三、学习者分析 一、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以及怎样画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甚至还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心中有一定的分类标准,但这些标准有的并不科学、并不合理。 二、从性格特点上看。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究,喜欢动手参与,愿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三、从思维水平上看。四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开始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不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 总之,在正式学习三角形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淀了很多关于三角形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可能这些基础还无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无法用数学方式来表达,但已经成为学生知识的一部分了。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站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三角形及高的意义。 解决措施:结合教学视频及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在与同桌互相讨论交流中逐步抽象出知识的本质,通过指一指,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高的画法,以白板课件为辅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
五、教学设计 |
|||||||
教学环节 |
起止时间(’”- ’”) |
环节目标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媒体作用及分析 |
||
视频欣赏 |
00:14-02:28 |
通过欣赏一些含有三角形的物体,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形状,初步形成三角形的表象。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
一:图片欣赏,建立初步表象。 1,
师:同学们 喜欢看图片吗? 2,
在这些图片 中你能找到哪个图形? 3,
这些地方都 出现三角形你有什么想说的? |
观察,欣赏,汇报 |
在Smart白板中插入视频,视频用喀秋莎8.5软件制作,作用白板的插入视频功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 |
||
设计讨论和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 |
02:28-07:56 |
通过生活中的三角形以及在图形中辨别出三角形,学生们讨论交流得出三角形的含义 |
二:在生活和图形中再次寻找三角形,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1,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三角形吗? 2,师:是三角形的拖到第一个对话框,不是的拖到第二个对话框。 |
1,在现实生活中收寻三角形的实例。2,在图形中辨别真伪。3,讨论,交流,总结 |
拖动,在Smart白板中插入flash控件。作用:打破了常规多媒体的限制,在学生做错的同时,师可以利用白板的这一功能取消错误答案,重新开始。帮助学生对图形中的三角形的特点建立起初步感知。 |
||
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
07:56-09:46 |
通过操作学生认识三角形的顶点,边,角。 |
三: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1,师:同学们谁能上来指一指。 2,师将边,角,定点拖到相应的位置。 |
1,指一指。2,汇报。 |
克隆,拖动 |
||
画一画 |
09:46:15:19 |
师生通过操作,观察,交流得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画出一个三角形。 |
1,学生拿出格子图动手画一画。2,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白板上画一画。3,交流,总结。 |
1,学生动手画一画。2,同桌互相交流。3,学生上台指一指。4,讨论交流,总结。 |
1,
白板自带的直尺功能,平移和旋转。 2,
撤销,选择功能。 3,
白板自带的笔工具。 |
||
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高 |
15:19-22:37 |
在人字梁中寻找出所需要的线段,抽象概括出三角形高的定义,体会三角形高和底的对应关系。提高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
四:认识三角形的高并知道高的画法.1,出示人字梁要求学生在多条线段中一步步找到表示人字梁高度的那条线段。2,师将人字梁变成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根据刚刚的学习经验将那条线段画出来。3,出示三角形高的含义。4,学生根据对文字的理解在图中指出高以及相应的底。5,师读,学生在图中演示。 |
1,观察,讨论交流。2,找一名学生在白板上画一画。3,同桌交流并在图中互相指一指。4,学生上台演示。 |
1,
淡出,淡入功能。 2,
屏幕遮盖功能。 3,
白板自带的三角板,放大,缩小,平移,旋转功能。 |
||
画一画 |
22:37-28:30 |
学生借助操作进一步理解高的含义以及做法。 |
师要求学生画出三角形中底边上相对应的高。2,师选出三幅作品进行比较,重点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的做法。 |
1,学生动手画一画。2,汇报交流。 |
利用展台配合截屏操作,将学生作品截图保存在白板课件中。1.投影仪功能。 2.照相机拍照功能。 ,3.拖拽功能 |
||
画一画 |
28:30-37:40 |
使学生借助操作,观察等活动,初步体会数学是客观事物的抽象,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
1,师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2,师实时的指导。3,启发学生并小结。 |
1,学生动手画一画。2,讨论交流。 |
|
||
全课总结 |
37:40-39:04 |
回顾课堂,总结延伸 |
提问 |
汇报,交流 |
|
||